Sunday, October 27, 2024

清華國學院四大導師之一:梁啟超


梁啟超(1873/2/23 — 1929/1/19)

字卓如,號任公,又號飲冰室主人









梁漱溟(紀念梁啟超先生)──

任公為人富於熱情,亦就不免多欲。有些時天真爛漫,不失其赤子之心。其可愛在此,其偉大亦在此。然而缺乏定力,不夠沉著,一生遂多失敗。



中國歷史研究法(含補編)

作者:梁啟超

出版社:臺灣商務印書館
出版日期:2019/04/15
ISBN/ISSN:9789570530803






在中國傳統史學中,主要有以下幾種文體:(根據Copilot的解答)
  1. 編年體
    • 這種文體按照時間順序記錄歷史事件。
    • 代表作有《春秋》、《資治通鑒》等。
    • 優點是條理清晰,便於查閱,但缺點是容易忽略事件之間的因果關係。
  2. 紀傳體
    • 紀傳體是以人物傳記為中心,記錄歷史事件。
    • 代表作有《史記》、《漢書》、《後漢書》等。
    • 優點是能夠詳細描述人物的生平和事蹟,但缺點是容易忽略整體歷史背景。
  3. 紀事本末體
    • 這種文體以事件為中心,按照事件的發生、發展和結局來記錄歷史。
    • 代表作有《通鑒紀事本末》。
    • 優點是能夠全面展示事件的全過程,但缺點是結構較為複雜。
  4. 國別體
    • 按照國家或地區來記錄歷史事件。
    • 代表作有《國語》、《戰國策》。
    • 優點是能夠集中展示某一國家的歷史,但缺點是容易忽略其他國家的相關事件。
  5. 會典體
    • 會典體主要記錄法律、制度和典章。
    • 代表作有《大清會典》。
    • 優點是詳細記錄了法律和制度的變遷,但缺點是缺乏對具體歷史事件的描述。


梁啟超(1873/2/23~1929/1/19)是近代中國重要的史學家。他倡導變法維新。其梁氏史學自成一派,提出了「新史學」的概念。新史學引入了西方的歷史研究方法,強調歷史研究應該科學化、系統化。史學研究也開始關注在傳統史學中較少涉及的領域,如社會史和經濟史。文體則融合各舊文體的優點。

  • 考證學派: 
  • 古史辨派:顧頡剛、錢玄同、童書業
  • 新史學派:梁啟超、張蔭麟、胡適
錢穆先生有一本相同書名的著作。具體內容還沒拜讀。但我想每個史學大家應該都有一套自己的研究法吧。




新民說:梁啟超的先見之明

作者:梁啟超

出版社:複刻文化
出版日期:2023/12/06
ISBN/ISSN:9786267403235




《新民說》是梁啓超在 1902 - 1906 用「中國之新民」的筆名,發表在《新民叢報》上的二十政論文章。此書並非原文,而是以更白話文的方式出版。所以篇幅增加一倍。個人喜歡原始版本,原文已經比很多古文易讀了。

國家的興衰,是由它的全體國民積聚而成的。全書二十節。立論民強國強之道。
  • 第一節 敘論
  • 第二節 論新民為今日中國第一急務
  • 第三節 釋新民之義
  • 第四節 就優勝劣敗之理以證新民之結果而論及取法之所宜
  • 第五節 論公德
      • 公德最大的目的,就在於對整個集體有利。
  • 第六節 論國家思想
  • 第七節 論進取冒險
  • 第八節 論權利思想
  • 第九節 論自由
      • 不要成為古人的奴隸
      • 不要成為世俗的奴隸
      • 不要成為現狀的奴隸
      • 不要成為情慾的奴隸
  • 第十節 論自治
  • 第十一節 論進步
  • 第十二節 論自尊
  • 第十三節 論合群
  • 第十四節 論生利分利
  • 第十五節 論毅力
  • 第十六節 論義務思想
  • 第十七節 論尚武
  • 第十八節 論私德  
  • 第十九節 論民氣
  • 第二十節 論政治能力



百年之後,很多現代國民的思想行為離 "新民" 還差的很遠!歸於教育之失敗?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